![]() 甲基苯駢三氮唑結構式
![]() |
常用名 | 甲基苯駢三氮唑 | 英文名 | Tolyltriazole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AS號 | 29385-43-1 | 分子量 | 133.151 | |
密度 | 1.3±0.1 g/cm3 | 沸點 | 360.6±11.0 °C at 760 mmHg | |
分子式 | C14H14N6 | 熔點 | 76-87°C | |
MSDS | N/A | 閃點 | 181.5±12.2 °C |
甲基苯駢三氮唑用途【用途一】 主要用作金屬(如銀、銅、鉛、鎳、鋅等)的防銹劑與緩蝕劑,廣泛應用于防銹油(脂)類產品中,多用于銅及銅合金的氣相緩蝕劑循環水處理劑,汽車防凍液,高分子穩定劑,植物生長調節劑,潤滑油添加劑,紫外線吸收劑等。本品也可與多種阻垢劑,殺菌滅藻劑配合使用。 【用途二】
該品主要用作金屬(銀、鉛、鎳、鋅、銅和銅金屬)的防銹劑和緩蝕劑,廣泛用于防銹油(酯)類產品中,多用于銅和銅合金氣相緩蝕劑、循環水處理劑、潤滑油添加劑等。該品也可與多種阻垢劑、殺菌滅藻劑配合使用,尤其對循環冷卻水系統緩蝕效果甚佳。 更多
|
中文名 | 5-甲基苯駢三氮唑 |
---|---|
英文名 | Tolyltriazole |
中文別名 | 甲基苯并三氮唑,TTA | 甲基苯駢三氮唑 | 甲苯三唑 | 甲基-1H-苯并三唑 | 甲基苯并三唑 | 甲基苯并三氮唑 | 4-甲基1H-苯并三唑 |
英文別名 | 更多 |
密度 | 1.3±0.1 g/cm3 |
---|---|
沸點 | 360.6±11.0 °C at 760 mmHg |
熔點 | 76-87°C |
分子式 | C14H14N6 |
分子量 | 133.151 |
閃點 | 181.5±12.2 °C |
精確質量 | 133.063995 |
PSA | 83.14000 |
LogP | 1.80 |
外觀性狀 | 黃褐色至淡棕色顆?;蛎咨鑾в幸环N特有的氣味 |
蒸汽壓 | 0.0±0.8 mmHg at 25°C |
折射率 | 1.680 |
儲存條件 | 保持貯藏器密封、儲存在陰涼、干燥的地方,確保工作間有良好的通風或排氣裝置 |
穩定性 | 如果遵照規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,未有已知危險反應 |
水溶解性 | <0.01 g/100 mL at 18 oC |
計算化學 | 1、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(XlogP):1.4 2、 氫鍵供體數量:1 3、 氫鍵受體數量:2 4、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:0 5、 互變異構體數量:3 6、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(TPSA):41.6 7、 重原子數量:10 8、 表面電荷:0 9、 復雜度:126 10、同位素原子數量:0 11、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:0 12、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:0 13、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:0 14、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:0 15、共價鍵單元數量:1 |
更多 | 1. 性狀:淺棕色粉末 2. 密度(g/mL,20℃):1.24 3. 相對蒸汽密度(g/mL,空氣=1):未確定 4. 熔點(ºC):76-87 5. 沸點(ºC,常壓):201-204 6. 沸點(ºC, KPa):未確定 7. 折射率:未確定 8. 閃點(ºC):182 9. 比旋光度(º):未確定 10.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(ºC):未確定 11. 蒸氣壓(Pa,20ºC):未確定 12. 飽和蒸氣壓(KPa,25ºC):0.03 13. 燃燒熱(KJ/mol):未確定 14. 臨界溫度(ºC):未確定 15. 臨界壓力(KPa):未確定 16. 油水(辛醇/水)分配系數的對數值:1.7 17. 爆炸上限(%,V/V):未確定 18. 爆炸下限(%,V/V):未確定 19. 溶解性:水:18ºC ,<0.01g/100mL,易溶于甲醇、丙酮、環己烷、乙醚等。難溶于水和石油系溶劑。 |
甲基-1H-苯并三唑(混合物)
修改號碼:5
模塊1. 化學品 產品名稱: Methyl-1H-benzotriazole (mixture) 修改號碼: 5 模塊2. 危險性概述 GHS分類 物理性危害未分類
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(經口) 第4級 環境危害未分類 GHS標簽元素 圖標或危害標志 信號詞警告 危險描述吞咽有害。 防范說明 [預防]使用本產品時切勿吃東西,喝水或吸煙。 處理后要徹底清洗雙手。 [急救措施] 食入:若感不適,呼叫解毒中心/醫生。漱口。 [廢棄處置] 根據當地政府規定把物品/容器交與工業廢棄處理機構。 模塊3. 成分/組成信息 單一物質/混和物單一物質 化學名(中文名): 甲基-1H-苯并三唑(混合物) 百分比: >98.0%(GC) CAS編碼: 29385-43-1 分子式: C7H7N3 模塊4. 急救措施 吸入: 將受害者移到新鮮空氣處,保持呼吸通暢,休息。若感不適請求醫/就診。 皮膚接觸: 立即去除/脫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。用水清洗皮膚/淋浴。 若皮膚刺激或發生皮疹:求醫/就診。 甲基-1H-苯并三唑(混合物) 修改號碼:5 模塊4.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觸:用水小心清洗幾分鐘。如果方便,易操作,摘除隱形眼鏡。繼續清洗。 如果眼睛刺激:求醫/就診。 食入: 若感不適,呼叫解毒中心/醫生。漱口。 緊急救助者的防護:救援者需要穿戴個人防護用品,比如橡膠手套和氣密性護目鏡。 模塊5. 消防措施 合適的滅火劑:干粉,泡沫,霧狀水,二氧化碳 特殊危險性:小心,燃燒或高溫下可能分解產生毒煙。 特定方法:從上風處滅火,根據周圍環境選擇合適的滅火方法。 非相關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地方。 周圍一旦著火:如果安全,移去可移動容器。 消防員的特殊防護用具:滅火時,一定要穿戴個人防護用品。 模塊6. 泄漏應急處理 個人防護措施,防護用具, 使用個人防護用品。遠離溢出物/泄露處并處在上風處。 緊急措施:泄露區應該用安全帶等圈起來,控制非相關人員進入。 環保措施:防止進入下水道。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:清掃收集粉塵,封入密閉容器。注意切勿分散。附著物或收集物應該立即根據合適的 法律法規處置。 模塊7. 操作處置與儲存 處理 技術措施:在通風良好處進行處理。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具。防止粉塵擴散。處理后徹底清洗雙手 和臉。 注意事項:如果粉塵或浮質產生,使用局部排氣。 操作處置注意事項:避免接觸皮膚、眼睛和衣物。 貯存 儲存條件:保持容器密閉。冷藏儲存。 遠離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劑存放。 熱敏 包裝材料:依據法律。 模塊8. 接觸控制和個體防護 工程控制:盡可能安裝封閉體系或局部排風系統,操作人員切勿直接接觸。同時安裝淋浴器和洗 眼器。 個人防護用品 呼吸系統防護:防塵面具。依據當地和政府法規。 手部防護:防護手套。 眼睛防護:安全防護鏡。如果情況需要,佩戴面具。 皮膚和身體防護:防護服。如果情況需要,穿戴防護靴。 模塊9. 理化特性 固體 外形(20°C): 外觀: 晶體-粉末 顏色: 白色-微淺黃色 氣味:無資料 pH:無數據資料 熔點: 87°C 沸點/沸程無資料 甲基-1H-苯并三唑(混合物) 修改號碼:5 模塊9. 理化特性 閃點:無資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:無資料 爆炸上限:無資料 密度:無資料 溶解度: [水]極微溶于 [其他溶劑] 易溶于:甲醇 極微溶于:甲苯 模塊10. 穩定性和反應性 化學穩定性:一般情況下穩定。 危險反應的可能性:未報道特殊反應性。 須避免接觸的物質氧化劑 危險的分解產物: 一氧化碳, 二氧化碳, 氮氧化物 (NOx) 模塊11. 毒理學信息 急性毒性: ihl-rat LC:1730 mg/m3/1H orl-rat LD50:675 mg/kg skn-rbt LD:>4 g/kg 對皮膚腐蝕或刺激:無資料 對眼睛嚴重損害或刺激:無資料 生殖細胞變異原性: mmo-sat 3333 ug/plate (-S9) 致癌性: IARC =無資料 NTP =無資料 生殖毒性:無資料 RTECS 號碼: DM1300000 模塊12. 生態學信息 生態毒性: 魚類:無資料 甲殼類:無資料 藻類:無資料 殘留性 / 降解性:無資料 潛在生物累積 (BCF):無資料 土壤中移動性 log水分配系數:無資料 土壤吸收系數 (Koc):無資料 亨利定律無資料 constant(PaM3/mol): 模塊13. 廢棄處置 如果可能,回收處理。請咨詢當地管理部門。建議在可燃溶劑中溶解混合,在裝有后燃和洗滌裝置的化學焚燒爐中 焚燒。廢棄處置時請遵守國家、地區和當地的所有法規。 模塊14. 運輸信息 聯合國分類:與聯合國分類標準不一致 甲基-1H-苯并三唑(混合物) 修改號碼:5 模塊14. 運輸信息 UN編號:未列明 模塊15. 法規信息 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》(2002年1月26日國務院發布,2011年2月16日修訂): 針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、 生產、儲存、運輸、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的規定。 模塊16 - 其他信息 N/A |
甲基苯駢三氮唑毒理學數據: 1、 急性毒性:大鼠經口LD50:675mg/kg 大鼠吸入LC:>1730mg/m3/H 兔子皮膚LD:>4mg/kg 2、 致突變性:沙門氏細菌微生物突變實驗:3333μg/plate 甲基苯駢三氮唑生態學數據: 若無政府許可,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。 |
危害碼 (歐洲) | Xn |
---|---|
風險聲明 (歐洲) | R20/21/22 |
安全聲明 (歐洲) | S22-S36/37/39 |
RTECS號 | DM1300000 |
甲基苯并三氮唑的制備方法與BTA類似,在工業上經典的方法是將甲苯二胺重氮化,在乙酸中環合而制得BTA,大多數生產廠家還是采用此合成路線。
使2,3-甲基鄰苯二胺和3,4- 甲基鄰苯二胺混合物溶于40~50℃的乙酸水溶液中,降溫至5℃左右后。加入含量為40%的亞硝酸鈉溶液以完成重氮化。然后升溫至80~90℃完成閉環反應。使含甲基苯并三唑的油層與含乙酸的水層分離,用有機溶劑萃取油層,常壓蒸餾萃取物以去除溶劑,減壓蒸餾以回收粗甲基苯并三唑,再以重結晶法精制,于45~50℃下真空干燥,即可制得較純的甲基苯并三唑。也有在完成閉環反應后,不進行油層和水層的分離,直接加入氫氧化鈉溶液,經焦炭、硅藻土和連二亞硫酸鈉過濾后,以40%~75%的硝酸或20%~ 25%的鹽酸調PH值至5~5.5,對沉淀進行過濾、洗滌和干燥,即可制得較純的甲基苯并三唑。還有以甲基鄰苯二胺和亞硝酸乙基己酯為原料,以乙基己醇為溶劑,不經精餾精制即可制得較純甲基苯并三唑的方法。
Stabinol MBTZ |
cobratectt100 |
tolytriazole |
1H-Benzotriazole, 4(or 5)-methyl- |
Tolyltriazole |
Tolutriazole |
TOLYLTRIAZOLES |
Tolyltriazol |
1H-1,2,3-Benzotriazole, 7-methyl- |
tdlyltriazole |
MFCD00167158 |
Seetec T |
EINECS 249-596-6 |
4-Methyl-1H-benzotriazole |
1H-1,2,3-Benzotriazole, 4-methyl- |
Methyl-1H-Benzotriazole |
Tolyltriazole(TTA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