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鈀結構式
![]() |
常用名 | 鈀 | 英文名 | Palladium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AS號 | 7440-05-3 | 分子量 | 106.420 | |
密度 | 1.025?g/mL?at 25?°C | 沸點 | 2970?°C(lit.) | |
分子式 | Pd | 熔點 | 1554?°C(lit.) | |
MSDS | 中文版 美版 | 閃點 | N/A | |
符號 |
![]() ![]() GHS02, GHS07 |
信號詞 | Danger |
鈀用途【用途一】 主要用于制催化劑,還用于制造牙科材料、手表和外科器具等 【用途二】
用于電器儀表、精密合金等 【用途三】 電氣儀表,化學工業及制造精密合金等工業用。 【用途四】 大量用于氫氣凈化裝置,鈀銀金鎳合金管或膜制成鈀管束(膜)從氣體中分離氫可使氫氣純度提高到九個九。鈀銀合金可做精密電阻,接觸電阻低、耐磨、耐腐蝕,穩定性好,也用于制造電接點材料。鈀銀漿料用于厚膜電路制造。 【用途五】 用于苯胺和丁二酸等醫藥中間體的生產,其中包括:1. 炔烴加氫生成烷烴 2. 芳香醛加氫生成醇 3. 芳香酮加氫脫羰 4. 芳香酮加氫生成醇 5. 芳香酮還原生成烴 6. 芳香腈還原生成胺 7. 氯代芳香烴脫鹵 8. 芳香硝基化合物成胺 9. 還原吡啶生成哌啶 10. 還原呋喃 【用途六】 主要用于電子工業厚膜漿料、多層陶瓷電容器內外電極材料。 【用途七】 主要用于電子工業厚膜漿料、多層陶瓷電容器內外電極材料。用于ICP-AES、AAS、AFS、ICP-MS、離子色譜等。滴定分析用標準溶液。 更多
|
||||
鈀作用鈀碳是一種催化劑,是把金屬鈀粉負載到活性碳上制成的,主要作用是對不飽和烴或CO的催化氫化。具有加氫還原性高、選擇性好、性能穩定、使用時投料比小、可反復套用、易于回收等 特點。 |
中文名 | 鈀 |
---|---|
英文名 | palladium |
中文別名 | 海綿鈀 | 超細鈀粉 | 林德拉催化劑 | 鈀碳 | 鈀氧化鋁催化劑 |
英文別名 | 更多 |
密度 | 1.025?g/mL?at 25?°C |
---|---|
沸點 | 2970?°C(lit.) |
熔點 | 1554?°C(lit.) |
分子式 | Pd |
分子量 | 106.420 |
精確質量 | 105.903481 |
外觀性狀 | 粉末 |
儲存條件 |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應與酸類、鹵素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。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應貯存在干燥、清潔的庫房內。 |
穩定性 | 1.避免與氧化物,強酸,堿,鹵素接觸。溶于王水、 熱硝酸、硫酸,微溶于鹽酸,不溶于冷水和熱水。超細鈀粉:灰黑色粉末。微米級粒度的鈀粉,有鱗片狀、無定形和球狀。鱗片狀鈀粉的松裝密度0.67~0.95g/cm3。搖實密度1.6~2.00g/cm3。平均粒度0.35~0.48μm,比表面積3.3~5.2m2/g。電性能穩定,對氫吸附能力大。其粉體遇高溫、明火能燃燒。與甲酸或四氫硼酸鈉反應放出氫氣。與異丙醇發生劇烈反應。 在空氣中加熱至800℃,生成暗淡無光的氧化膜,高于此溫度即分解。能大量吸附多種氣體,尤其是H2。室溫下能抗氫氟酸、磷酸、鹽酸和硫酸的侵蝕。溶于王水、熱HNO3、H2SO4。微溶于鹽酸。 |
水溶解性 | INSOLUBLE |
分子結構 | 1、摩爾折射率:無可用的 2、摩爾體積(cm3/mol):無可用的 3、等張比容(90.2K):無可用的 4、表面張力(dyne/cm):無可用的 5、介電常數:無可用的 6、極化率(10-24cm3):無可用的 7、單一同位素質量:105.903483 Da 8、標稱質量:106 Da 9、平均質量:106.42 Da |
計算化學 | 1、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(XlogP): 2、 氫鍵供體數量:0 3、 氫鍵受體數量:0 4、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:0 5、 互變異構體數量: 6、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(TPSA):0 7、 重原子數量:1 8、 表面電荷:0 9、 復雜度:0 10、 同位素原子數量:0 11、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:0 12、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:0 13、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:0 14、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:0 15、 共價鍵單元數量:1 |
更多 | 1. 性狀:銀白色金屬。(面心立方結晶)。延展性強。 2. 密度(g/mL,20℃):12.02 3. 相對蒸汽密度(g/mL,空氣=1):未確定 4. 熔點(ºC):1554 5. 沸點(ºC,常壓):2970 6. 沸點(ºC,5.2kPa):未確定 7. 折射率:未確定 8. 閃點(ºC):未確定 9. 比旋光度(º):未確定 10.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(ºC):未確定 11. 蒸氣壓(mmHg,25ºC):未確定 12. 飽和蒸氣壓(kPa, ºC):未確定 13. 燃燒熱(KJ/mol):未確定 14. 臨界溫度(ºC):未確定 15. 臨界壓力(KPa):未確定 16. 油水(辛醇/水)分配系數的對數值:未確定 17. 爆炸上限(%,V/V):未確定 18. 爆炸下限(%,V/V):未確定 19. 溶解性:溶于王水、熱硝酸、硫酸,微溶于鹽酸,不溶于冷水和熱水。 |
|
符號 |
![]() ![]() GHS02, GHS07 |
---|---|
信號詞 | Danger |
危害聲明 | H228-H315-H319-H335 |
警示性聲明 | P210-P261-P305 + P351 + P338 |
個人防護裝備 | Eyeshields;full-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(US);Gloves;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(US);type P1 (EN143) respirator filter;type P3 (EN 143) respirator cartridges |
危害碼 (歐洲) | Xn:Harmful |
風險聲明 (歐洲) | R61 |
安全聲明 (歐洲) | S53-S26-S36/37/39-S24/25-S36-S22 |
危險品運輸編碼 | UN 3089 4.1/PG 2 |
WGK德國 | - |
RTECS號 | RT3480500 |
包裝等級 | III |
危險類別 | 4.1 |
海關編碼 | 7110210000 |
1.工業生產可從礦石用干法制造;亦可以銅、鎳的硫化礦制取銅、鎳的生產過程中生成的副產物作為原料,用濕法冶煉制得。
濕法把已提取鎳、銅后的殘留組分作為原料,加入王水進行抽提,過濾,向濾液中加入氨和鹽酸進行反應,生成氯鈀酸銨沉淀。經精煉,過濾,把氯鈀酸銨用氫氣還原,制得約99.95%鈀成品。
超細鈀粉制法:化學處理金屬鈀制取球形超細鈀粉。
2.在PdCl2或Na2PdCl4中加入NH4Cl使可能存在的微量Pt生成(NH4)2PtCl6沉淀。濾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并煮沸,必要時再次過濾。然后用鹽酸酸化,生成很純的黃色[PdCl2(NH3)2]沉淀。若所得沉淀呈暗濁的黃色,其中即含有少量不溶于冷氨水的[RhCl(NH3)5]Cl2??蓪⒊恋砼c氨水共煮,取出濾液,再次用鹽酸酸化,可得亮黃色的很純的[PdCl2(NH3)2]晶體。將晶體在H2氣流中灼燒還原,得到淺灰色的海綿鈀。
3.工業生產可以礦石用干法制造;亦可以銅、鎳的硫化礦制取銅、鎳的生產過程中生成的副產物作為原料,用濕法冶煉制得。
濕法 將已提取鎳、銅后的殘留組分作為原料,加入王水進行抽提、過濾,向濾液中加入氨和鹽酸進行反應,生成氯化鈀酸銨沉淀。經精煉、過濾,將氯化鈀酸銨用氫氣還原,制得約99.95%的鈀成品。
4.在0.443克(2 .5摩爾)氯化把溶于40毫升絕對甲醇(或其它溶劑)的溶液中,在攪拌和室溫下,5~10分鐘內分次加入0.19克(5.0毫摩爾)粉狀氫化硼鈉。繼續攪拌20分鐘,或直到不再放出氣體為止。攪拌停止后,黑色的反應產物很快就沉降下來用傾倒并洗滌的辦法更換溶劑兩次。此催化劑可以直接使用,或貯放在有塞瓶中的液體下面。
海關編碼 | 7110210000 |
---|
Solar energy assisted starch-stabiliz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-C coupling reactions.
J. Nanosci. Nanotechnol. 13(7) , 5061-8, (2013) Present work reports a novel one step, greener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starch-stabiliz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(PdNPs)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of 30-40 nm. These particles were stabl... |
|
A new deposi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t-Pd nanocatalysts on a nafion coated carbon black via the reduction of metallic precursors in a drying process.
J. Nanosci. Nanotechnol. 13(5) , 3634-7, (2013)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Pt-Pd nanocatalysts was developed for a proton-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(PEMFC), which was loaded on a nafion coated carbon black via the sequential reduction o... |
|
Reduction procedure effect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nductive carbon black supported Pt-Pd electrocatalysts.
J. Nanosci. Nanotechnol. 13(3) , 2213-7, (2013) Conductive carbon black supported Pt-Pd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to study a difference of simultaneously and sequentially reduced Pt-Pd nanocomposites using polyol method. The concentration of Pt-... |
ESCAT 1391 |
Pd |
ESCAT 1371 |
ESCAT 1351 |
Paladium |
PALLIDIUM |
Palladium |
EINECS 231-115-6 |
Palladium2 |
MFCD03427452 |